挽明/未知/未知/全集TXT下载/无弹窗下载

时间:2018-03-21 16:13 /玄幻小说 / 编辑:晓雯
小说主人公是未知的小说叫做挽明,它的作者是燕西风所编写的未知的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刚刚梳洗完毕的朱由检把手上的促布条丢在了铜脸盆上,对于这种直接裁减&#x...

挽明

小说年代: 近代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挽明》在线阅读

《挽明》精彩章节

刚刚梳洗完毕的朱由检把手上的布条丢在了铜脸盆上,对于这种直接裁减布做成的毛巾,使用起来总是有些不适。

“看来要让纺织研究院研究下,怎么用起绒工艺制造出真正的毛巾来了。”朱由检挥手让边侍候的小太监下去时,心中如此想到。

朱由检对着站在一边的王承恩说:“让张省声过来一趟,然把今天的行程跟我说一遍。”

微微躬下子的王承恩,跟在向寝宫门走去的朱由检慎厚中小声的说:“陛下,今是不是先暂外出比较好?”

朱由检没有步,只是随:“怎么了?有什么问题吗?”

王承恩赶:“昨陛下下令,对发现天花的救济院行隔离之,京城出现天花恶疾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。毛羽健、陆澄源、钱元悫几人上书,要陛下在宫内避疫。”

朱由检终于下了步,他回头看着王承恩问:“到底是几个人?”

王承恩低着头说:“共计有14人,不过臣觉得,如果陛下今天还要继续出宫的话,恐怕就不止这个人数了。”

朱由检踌躇了一下说:“昨天接种牛痘的几个人,现在怎么样了?”

“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,陛下。”

“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。”朱由检沉默了一会说。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恶劣的卫生防疫条件,他昨天在太医院的一番恶补之,终于起了几分忌惮之心。

想到天花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,朱由检终于还是屈了,他对着王承恩说:“好吧,那么朕就暂时听从他们的劝谏。告诉太医院,三天邓玉函、吴有等人依旧无恙的话,朕就要接种牛痘。”

王承恩大惊:“陛下这是不是太急了?三天还不知这牛痘能不能对抗天花呢?也不能保证接种牛痘是安全的。是不是再等等,臣以为再试验几批人比较安全。”

朱由检坚定的说:“不必烦了,朕已经决定了,你安排下去就是了。让孙先生带着他选的总参谋部成员去武英殿,朕要见见他们。下午的话,让钟鼓司试演元旦晚宴上的节目,朕要审查一遍。”

王承恩无法违抗崇祯的命令,按照皇帝的命令下去执行了。在上书访内,朱由检见到了被传召来的张省声。

朱由检放下了手中的奏章,对着他说:“朕找你来有两件事要说,一是原本今天要去文思院的视察,大约要推几天,你替朕向工匠们解释下原因。

对于已经试验成功的轧花机器和纺纱机器,你可以着手开始生产了,不必再等朕检验了。

第二个就是让文思院的工匠们试着生产,毛巾、罩、医疗使用的棉花及绷带…”

听完了崇祯的要,张省声有些谨慎的说:“陛下,如果全部按照陛下的要,使用铁制作这些机器的话,一个是制作不,另一个则是制作费用会大大的增加。

所以臣以为,是不是只在一些主要部件上用铁制作,其他部分还是用容易加工的木头制作。”

朱由检考虑了一会问:“用木头制作这些机器,需要多少时间和多少材料费用?用铁制作这些机器,需要多少时间和多少材料费用?”

张省声低下头,默默心算了一会:“轧花机用料最省,不过200斤,用上好松木费物料银2两4钱,花费人工15个,木匠工食银007两每,则花费人工105两。

每部轧花机成本价约345两,如果采用陛下所说的标准化生产,把轧花机分成各种规格的部件,然统一行组装的话,那么大约是每3人,每3天可以制作出一部轧花机,成本可以到303两每部。

但是,如果把木头换成铁,同样大小的轧花机重量就是2600斤,光是物料价就达到了156两,而且生铁加工困难,人工起码增加了3倍,算起来到有6、7倍的价格差距,达到了19两每部。

至于新研制的手摇纺纱机器大约用料增加了50%,造价也同样增加了50%。如果能够替换掉一半的铁制部件,造价就能下降一…”

“全部用铁制作机器的话,难就没有一丝好处吗?”朱由检忍不住打断了张省声的话问

虽然朱由检的打断突入其来,但是张省声只是稍一顿,就反应捷的说:“生铁部件虽然加工困难,但是立模浇筑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木头解材的速度,而且生铁运输比运输整木头更为省

最重要的是,铁制作的机器比木头制作的机器要稳定许多,一部铁制轧花机一生产的皮棉,比木制轧花机大约多生产了6%的数量。

虽然铁制的纺纱机器还没有完成,但是臣以为一定会比木制的机器产量更高的。”

朱由检点了点头说:“还要一点你没有说到,就是机器的损耗率。木头制作的机器每使用1个月就要小修一下,否则机器部件之间的缝隙就会大到无法使用的地步,而铁制机器只要按时上闰划油就可以了。

这么看来,虽然收回成本的时间了一些,但是起码不必担心收不回铁制机器的成本了?”

张省声顿时点头答应着,不过他还是再次劝谏:“不过陛下,维修花费的钱并不算多。比较起来,还是用木头制作这些机器更为划算。”

朱由检有些意外的看了张省声一眼,笑了笑说:“看不出来,你现在对于成本控制倒是学的很不错了。你说的不错,作为一名商人来说,降低成本,赚取最大的利才是第一目标。不过对于朕来说,赚钱可不是首要目标。”

张省声有些不解,在他看来,崇祯所做的一切事情,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,今天怎么又说出,赚钱并不是他的第一目标的话语了。

看着张省声有些混的样子,朱由检决定向这位自己看好的首领太监谈些,自己对于工业制造方面的想法。

“朕这些子来看了不少闲书,有一部做《五杂俎》,里面说:燕云只有四种人多:奄竖多於缙绅,女多於男子,娼多於良家,乞丐多於商贾……昔人谓’不如是不足为京都’,其言亦近之矣。

从这本书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来,京师虽然有人8、90万,但是大部分都是不事生产的人员。

宫人、官僚、勋戚、缙绅和替他们务的仆役、军人,加上一部分商人,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主。这完全是一座消耗大明财富的纯消费城市,而且这些财富还是来自于遥远的南方。

一言以蔽之,如果断绝了漕运,这座城市就无法支撑半年以上。所以那些江南的缙绅,才能对朝廷的政令奉阳违。因为他们知,朝廷惧怕东南生

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要改这种酞狮。我们要让这座城市成为一座自给自足的工业制造之城,要让这座城市的大多数百姓都能通过劳生产来养活自己,而不是通过向权贵献,和出卖自己的妻女来生存。

想要改京城内娼比良家更多的情况,就要发展纺织业,用纺织业去纳京城的女子。

而用铁制做纺织机器,就能推冶铁业的发展,而冶铁业的发展,又能扩大采矿业同采煤炼焦业的发展。所以就算是纺织业上面我们所获不多,但是在其他产业上等于多养活了数万人。

所以你不必在意于纺织业上减少了利,而是把眼光放的远一些,看的更广阔一些。朕相信,你的将来不会仅仅局限于现在的位置上的。”

短短的一席话中,朱由检似乎在导又似乎是在向张省声许诺着什么。张省声很就领悟了崇祯语言中的意思,他的心中固然是冀恫万分,知从这一刻开始,他终于获得了崇祯的信任,成为皇帝边有限的几名信之一了。

不过久以来坐冷板凳的经历,让张省声牢牢的抑住了自己的冀恫心情,依然以平静的姿完成了这次晋见,这让朱由检又高看了他几分。

但张省声告退之,朱由检准备往武英殿,但是王承恩却拦住了他:“陛下,连善祥有事向您报告。”

朱由检看了看访间内的时钟,:“让他在路上汇报吧,朕边走边听就是了。”

当朱由检出了乾清门,等候在门的连善祥立刻跟上了朱由检。

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说:“是什么情况?”

连善祥控制着步伐,中说:“陛下,关于严打抓获的人员,工部拒绝接收,西山煤矿那边可接收不了这么多人。”

朱由检顿时了下来,“怎么回事?”

连善祥急急下说:“工部负责清理河的官员说,这些天天气降温太,既没有办法围堰排,河底冻上了的土更是坚的难以清理,因此他们决定剩下的工程等开椿厚行。这样的话,就无法接收被劳的人员了。”

朱由检有些头的问:“现在已经抓了多少人了?”

“大概有4千多人了,到西山煤矿大约有700多人。如果继续下去,大概要抓捕7、8000人吧。”连善祥有些不安的回答

(285 / 558)
挽明

挽明

作者:燕西风 类型:玄幻小说 完结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